奋斗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努力。那种不怕苦,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。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,就不惜所有代价攻克它。为了学习,废寝忘食一点更不是难事,只须你做到了感兴趣。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给大伙收拾的《高三语文必学四要点汇总》供大伙参考,欢迎阅读!
1.高三语文必学四要点汇总
1.蓊蓊郁郁: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。
2.混混沌沌:迷糊不清的样子,模糊一片,不分明。
3.急不暇择:在紧急的状况下来不及选择。
4.二三其德:形容朝三暮四。
5.载笑载言:边笑边说话。
6.信誓旦旦:信誓:表示诚意的誓词,旦旦:诚恳的样子。誓词说得真实可信。
7.夙兴夜寐:早起晚睡。形容勤奋。
8.杨柳依依:古人送行,折柳相赠,表示依依惜别。比喻恋恋不舍的惜别之情。
9.九死不悔:即使死不少回也不后悔。形容意志坚定,不认历程多少危险,也决不动摇退缩。
10.瞻前顾后:看看前面,又看看后面。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。也形容顾虑太多,优柔寡断。
2.高三语文必学四要点汇总
01、古之成大事业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有坚韧不拔之志!
02、古今来很多世家,无非积德;天地间第一人品,还是念书。
03、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。
04、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清则无徒。
05、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
06、夕云乍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07、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
08、宁愿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
09、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
10、看上去一般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
11、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
12、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
13、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
14、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
15、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妖娆数百年
3.高三语文必学四要点汇总
案:同“按”;审查,察看。动词。“召有司案图,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。”
罢:通“疲”;疲劳。形容词。“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。”
颁:通“班”;“斑”;头发花白。形容词。“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”
板:同“版”;字版。名词。“板印书本,唐人尚未盛为之。”
暴:“同曝”晒。动词。“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”
暴:同“曝”暴露,显露。动词。“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”
暴:同“曝”;暴露,显露。动词。“忠义暴于朝廷。”
杯:同“杯”;酒器。名词。“沛公不胜杯杓,不可以辞。”
倍:通“背”,背叛,忘记。动词。“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”
倍:同“背”背叛,违背。动词。“倍道而妄行,则天不可以使之吉。”
被:通“被”;顶。动词。“被明月兮佩宝璐。”
被:同“披”;穿着。动词“闻妻言,如被冰雪。”
被:同“披”;覆盖在后肩上,动词。“廉颇为之一饭斗米,肉十斤,被甲上马。”
被:同披;覆盖在后肩上。动词。“屈原至于江滨,被发行吟泽畔,”
俾倪:同“睥睨”;斜着眼看。形容词。“见其客朱亥,俾倪.”
辟:通“避”;躲避。动词。“其北陵,文王所辟风雨也。”
辟:通“僻”;行为不正。形容词。“放辟邪侈,无不为已。”
弊:通“敝”;困顿,失败。形容词。“秦有余力而制其弊,”
弊:通“敝”;疲惫,衰败。“率疲弊之卒,将数百之众,转而攻秦;”
弊:通“敝”;疲惫,衰败。形容词。“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。”
徧:同“遍”遍及,常见。动词。“小惠末徧,民弗从也。”
宾:同“傧”;迎接客人的人。名词“设九宾于廷,臣乃敢上璧。”
4.高三语文必学四要点汇总
1、成语
1、青出于蓝,而胜于蓝:比喻学生超越老师,后人胜过前人。
2、锲而不舍:比喻做事持之以恒。锲,用刀雕刻;舍,停止。
2、通假字
1、輮以为轮/輮使之然也:“輮”同“煣”,以火烘木,使其弯曲。
2、虽有槁暴:“有”同“又”。
3、虽有槁暴:同“曝”,晒干。
4、则知明而行无过矣:“知”同“智”,智慧。
5、君子生非异也:“生”同“性”,资质,禀赋。
3、古今异义
1、輮以为轮——
古义:介词“以”+动词“为”,使……成为。
今义:觉得。
2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
古义:广泛地学习。
今义:学问广博精深。
3、用心一也/用心躁也
古义:两个词。用,介词,由于;心,心思。
今义:集中注意力;多用心力。
4、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
古义:藏身。
今义:把理想、期望、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。
4、词类活用
1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:日,名词作状语,天天。
2、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:利,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,使……快。
3、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:水,名词作动词,游泳,游水。
4、上食埃土:上,方位名词作状语,向上。
5、下饮黄泉:下,方位名词作状语,向下。
5.高三语文必学四要点汇总
1、安步当车:古时候称人能安贫守贱。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。
2、安土重还:安于本乡当地,不愿随便迁移。
3、筚路蓝缕:驾着柴车,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。形容创作的艰苦。
4、杯水车薪: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。比喻无济于事。
5、别无长物:没多余的东西,形容穷困或简朴。
6、不孚众望:不可以使群众信服。
7、不为已甚:指对其他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。
8、不落窠臼:比喻有独创风格,不落旧套。
9、不容置喙:不容其他人插嘴。
10、不塞不流,不止不可以: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,新思想、新文化就不可以树立起来。
11、不以为然:不觉得是对的,含有轻视之意。
12、不以为意:不放在心上,不加注意。
13、不刊之论:形容不可以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。
14、蚕食鲸吞:用各种方法侵占吞并。
15、分庭抗礼:目前用来比喻平起平坐,互相对立。
16、狗尾续貂: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,看上去好坏不相称
17、管窥蠡测:比喻对事物的察看和知道非常狭隘、非常片面。
18、沆瀣一气: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块。
19、怙恶不悛:坚持作恶,不愿悔改。
20、讳莫如深:隐瞒的再没比它更深的了。
21、济济一堂:形容不少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块。